昨日上午,四川省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開工儀式在南充市蓬安縣羅家鎮芭茅村舉行。
亭子口灌區工程是與亭子口樞紐配套的大型灌區項目,是國務院確定的“172”重大水利工程,是我省“五橫六縱”引水補水網絡的重要工程之一。該工程地跨廣元、南充、廣安、達州4市13縣(市、區),具有農業灌溉、城鄉生產及生活供水等綜合功能。
根據規劃,亭子口灌區工程設計灌溉面積371萬畝,建設干支渠72條共1042公里、囤蓄水庫9座、集中提灌站6處,供水人口414萬人,平均年供水量9.87億立方米,估算該項目投資307億元。
跨川東北4市與亭子口水利樞紐啥關系?
此次開工建設的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與亭子口水利樞紐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亭子口灌區工程是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樞紐的配套項目,而此次開工的項目是亭子口灌區工程的第一期。”據項目主管及施工方相關負責人介紹,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將從亭子口水庫引水,工程地跨廣元、南充、廣安、達州4市,具有農業灌溉、城鄉生產及生活供水等綜合功能。
其實,亭子口灌區工程很早以前就已經提上了規劃和建設議程。
1986年,《四川省水資源開發總體規劃報告》提出:建設以嘉陵江水源為主,為嘉陵江和渠江之間300多萬畝耕地提供灌溉用水的大型引水工程。
1994年,亭子口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進入可行性研究階段。
2015年,亭子口灌區工程前期工作啟動會議在南充市召開。
2016年,亭子口灌區工程勘察設計簽約在南充市舉行。
2019年12月,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專家評審。
2020年5月,四川省亭子口灌區建設開發有限公司依法正式組建并注冊登記,主要負責亭子口灌區工程的建設管理。
“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的如期開工,是我省水利系統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既實現了‘十三五’全省重大水利項目圓滿收官,又為‘十四五’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開啟了我省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跨地區水利工程建設的新里程。”四川省水利廳廳長胡云表示。
破解“水困境”川東北245萬人受益
根據規劃,亭子口灌區工程設計灌溉面積371萬畝,建設干支渠72條共1042公里、囤蓄水庫9座、集中提灌站6處,供水人口414萬人,平均年供水量9.87億立方米,估算投資約307億元,工程地跨川東北4市13縣(市、區)。
此次開工的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涉及川東北4市11縣(市、區),設計灌面136萬畝,建設干渠和部分已建成水庫充水渠約385公里、提灌站2處,年平均供水量4億立方米,供水人口245萬人,估算總投資163億元,計劃建設周期為59個月。
“十年一大旱、三年一中旱,小旱年年有”。氣象資料記錄顯示,此次實施的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范圍,幾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旱情發生,在發生的各種自然災害中,干旱約占總次數的50%以上,灌區內冬干、春旱、夏旱、伏旱、秋干頻繁,特別是7月、8月,高溫加重伏旱,常常造成溪河斷流、塘庫干涸、禾苗竹木枯死、人畜飲水困難。
四川省水發集團董事長鐘杰介紹,亭子口灌區一期工程建成后,灌區耕地灌溉率將由37.7%提高到71.3%,復種指數將由1.8提高到2.6,畝平產糧將由508公斤提高到680公斤,年均增加直接收入16億元;每年可向灌區提供人畜凈用水874萬立方米,提供城鎮工業及生活凈供水1.6億立方米,實現供水效益11億元。
記者 汪國義